朋友们好,今天的内容主要围绕米兰国际艺术节展开,同时会为您解答与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相关的常见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下面进入正题!
本文目录
米兰国际艺术节(Milan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是意大利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节之一。自1968年创办以来,米兰国际艺术节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吸引了无数艺术家、观众和媒体的关注。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场艺术盛宴,感受米兰国际艺术节的魅力。
一、米兰国际艺术节的起源与发展
1. 起源
米兰国际艺术节起源于1968年,由意大利著名导演、戏剧家阿尔贝托·萨维奥里(Alberto Savio)创办。当时,萨维奥里希望将米兰打造成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才华。
2. 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米兰国际艺术节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艺术节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之一,涵盖了戏剧、舞蹈、音乐、视觉艺术等多个领域。艺术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齐聚米兰,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二、米兰国际艺术节的特点
1. 国际化
米兰国际艺术节注重国际文化交流,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与。这使得艺术节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展示平台,让观众领略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采。
2. 专业性
艺术节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保证了艺术节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艺术节还设立了多个奖项,鼓励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3. 互动性
米兰国际艺术节注重观众参与,通过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互动体验等活动,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
三、米兰国际艺术节的艺术价值
1. 促进艺术创新
米兰国际艺术节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许多艺术家在艺术节期间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2. 传承艺术文化
艺术节期间,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艺术表演,如意大利歌剧、舞蹈、戏剧等。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艺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艺术。
3. 提升城市形象
米兰国际艺术节作为米兰的一张名片,展示了米兰的城市魅力。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提升了米兰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米兰国际艺术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成为全球艺术爱好者向往的地方。在这场艺术盛宴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能领略到米兰的城市风采。让我们期待米兰国际艺术节在未来继续绽放光彩,为世界艺术发展贡献力量。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评工作”于2012年3月1日至31日在北京国粹苑国粹艺术楼四层隆重举办!届时二百多名入围展评会的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将携近八百件艺术精品“赴京赶考”,集体亮相国粹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评工作每五年举行一届,堪称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奥林匹克!
本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8个部委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2个行业组织联合开展。据了解,此次评选时间初步定在2012年3月,参评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包括:工艺雕刻、工艺陶瓷、工艺印染、工艺织绣、工艺编结、工艺织毯、漆器工艺、工艺家具、金属工艺、首饰工艺、其他工艺,共十一大类。预计全国各地推荐参评的艺术家有260位左右,参选作品近八百件,佳作云集,活动盛况空前。本次评选活动不但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一场国粹艺术的盛宴。
中国工艺美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为此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拟举办历届大师的优秀作品展,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各届艺术大师的艺术风采!
中国工艺美术就文化价值而论,他们的作品融汇了中国文化的精粹,达到同类艺术品顶级水平;就经济价值而论,有的价值连城甚至被视为“国宝”。许多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国礼”,赠给世界各国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很多作品更是各地实力派藏家手中的热门,成了极具升值潜力的资产。所以说中国工艺美术无论是从文化价值还是商业价值来讲都将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北京国粹苑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着“弘扬国粹艺术、汇聚全球创意”的创立宗旨,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己任。所以本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评会选址国粹苑绝非偶然。
国粹苑(国贸向东2公里,四惠桥东500米,通惠河南岸)收藏中华国粹、汇聚全球创意,以“创意强、中国强”为理念,近两年举办了近百余场的大型艺术活动,融合了艺术的展示、鉴赏、收藏和投资,。国粹苑汇聚中华国粹、着力打造了在国内最高端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国粹苑藏品琳琅满目,大家作品云集,经营领域涉及红木古典家具、木雕、竹雕、金银珠宝、玉石翡翠、古玩收藏、名师名瓷、名家名作等各类艺术品),真正实现了艺术意义上的财富与经济意义上的财富两者之完美融合,为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为了表现国粹艺术作品原汁原味的独特韵味,国粹苑摄影淘宝大赛特别邀请了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的著名摄影师,借助他们专业的拍摄手法及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全面展示馆内的奇珍异宝,以便让更多人充分看到国粹艺术的价值。
此次大赛自2010年8月9日起2010年至9月15日结束。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均可参与。参与者只需登录活动的专题页面,从专业摄影家拍摄的众多艺术作品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昂贵的三件艺术品即可。选中最贵艺术品的参赛者将获得“最佳淘宝奖”以及一万元现金大奖。除了在网站上挑选艺术品照片,参赛者也可担当专业摄影家的角色,亲临国粹苑展馆目睹天价藏品真容,用相机拍下自己认为最昂贵的艺术品,将其上传至摄影淘宝大赛的专题页面,所拍摄照片如与国粹苑最昂贵艺术品一致,将获得“最佳摄手奖”,也将赢取一万元现金大奖,大奖将在当年9月25日现场隆重揭晓。
“淘宝”的前提是馆内拥有多件价值不菲的瑰宝可供挑选。据介绍,国粹苑内艺术瑰宝云集,部分藏品堪称世界之最,为世人所罕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妈祖玉雕”和“巨龙腾飞”两件珍宝。
“妈祖玉雕”以反映妈祖生平事迹为题材,高达2米,长达30米,由50块屏风组合而成,重约5吨,是全球妈祖玉雕中最大的一件。画面上的人物、建筑、山水、花草等全部采用极为珍贵的天然玉、石以及珍珠、玛瑙、翡翠、精雕细嵌,由100多位工艺大师历时8年精心制成,共耗费玉石原料40吨,专家估值无价,是现今世界上最具文化底蕴、最具艺术影响力的传世玉雕。
“巨龙腾飞”是为庆祝2008北京奥运会、迎接祖国60周年华诞倾力奉献的旷世木雕力作。木雕主体选用罕见的千年古樟原木,高5米、直径3米、重5吨,由50多位优秀工艺雕刻大师历时一年多雕刻完成。“巨龙腾飞”以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为题材,雕刻九条盘旋向上腾飞的巨龙,寓义深刻,气势磅礴。 2011年5月,国粹苑受邀参加意大利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年中华传统艺术展演活动。由国粹苑副总经理林涵率队携国粹苑著名书法家王子和、艺术家张树贤、意象书法家孙风和、书法家王明忠、民间面人大师张俊显、剪纸艺术家付秀清、竹雕大师王新明、艺术家郑晶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孔子学院、那不勒斯孔子学院、博洛尼亚孔子学院、威尼斯孔子学院、米兰 圣心孔子学院进行了深入的文化交流。
意大利文化年是中意双方共同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而举办,加强交往,巩固中意友好,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此次国粹苑受邀参加中国文化年通过孔子学院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意大利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及中国传统艺术。
在此次的中国文化年中,国粹苑的艺术家们为意大利大中学生、教师及市民奉献一场独具东方特色的艺术的盛宴。使意大利人民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中华传统艺术的精华。活动现场,意大利人民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学剪纸、捏面人,手持自己的作品,甚是兴奋、自豪。许多人表示,以前只是听说中国文化很丰富,很灿烂,没想到亲眼目睹,如此神奇,如此富有魅力。在艺术家们表演的同时,《帕多瓦孔子学院成立两周年图片展》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神秘的东方传统艺术点燃了意大利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国粹苑参与此次的意大利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年活动,不仅展式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工艺博大精深,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为中意的文化交流构建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这正符合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儒家思想。
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商业等多重环境的剧烈变迁,中国热日趋升温。外国人对这个有着13亿人民的东方古国越发的向往。然而,孔子学院的成立就是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艺术、文化的理解搭建了方便、优良的学习平台。目前,孔子学院的足迹已遍布五大洲的90多个国家。而国粹苑作为中国文化创意领域的领跑者,也将积极参与到推广中国文化、艺术的事业中来,实现艺术文化全球共享的共同目标。
国粹苑艺术园区(位于国贸向东3公里,四惠桥东500米,通惠河南河)的诞生不仅是朝阳区对北京的贡献,而且是北京对中国的贡献。无可争辩地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文化之都的未来潜力,也必将成为中国对世界文化史的新一轮贡献。 国粹苑艺术区为传统和当代艺术家和关联艺术经营机构、评估机构等搭建艺术交流平台、艺术展示平台、艺术交易平台、艺术资本平台。并创新性提出创意强、中国强的核心理念,以弘扬国粹艺术、汇聚全球创意为宗旨,以文化消费的领跑者、创意和思想的收藏者、文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提供者高起点定位,探索并打造汇聚艺术与金融的国粹艺术银行,中国雕塑交易中心的成立将成为国粹艺术银行中最为璀璨的艺术资本新星。
国粹苑艺术区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国粹文化基金,以资助中国国粹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己任,以引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为目标。基金成立以来,为支持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探索性和实验性的文化项目,推动文化创新,推动文化新人的培养和文化人才的引进,赞助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总体水平和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内外文化交流项目,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定向资助,国粹文化基金必将为中国雕塑交易中心资本化进程保驾护航。
此外,国粹苑还致力于推动海内外文化艺术领域的互动和交流;为弘扬国粹艺术,国粹苑又同中联国兴携手成立了主营当代艺术名家字画的艺术名家艺界馆。同时,国粹苑还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著名工艺品制造龙头的得意之作,作品涵盖了玉器、瓷器、黄花梨木、铸铜、奇石、字画等多个品种,内涵丰富、包罗万象。 2011年6月25日,中国最高端的艺术交流盛会——国粹苑国际艺术节的揭幕展“中流砥柱庆祝建党90周年——百名将军、百名部长、百名画家书画展(以下称‘书画展’)开幕式”在北京国粹苑艺术区隆重举行,从而拉开了本次国粹苑国际艺术节的序幕。
本次书画展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主办,北京中联国兴书画院承办,北京国粹苑协办。展览汇集了500副出自将军、部长和艺术大师的书画作品。活动现场,共和国将军邢世忠、张志坚、周克玉、杨国屏、周坤仁、万海峰、钱国梁、吴铨叙等同志出席了本次的书画展开幕式。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卿担当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本次书画展意在以书画为载体,以艺术的名义向党的生日致敬,在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为营造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伴随着本次书画展的举行,以“共迎中国建党90周年,共谱中华盛世文化情”为主题的国粹苑国际艺术节也将盛大开幕。除了百名将军、百名部长、百名画家书画展以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二十周年庆典暨2011中国雕塑年鉴展、国粹苑美术馆成立仪式暨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国雕塑交易中心成立暨中外高校优秀作品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国粹文化公益拍卖晚会”、福建工艺美术精品展、国粹苑国际收藏家珍品馆开馆和798当代艺术展/伊慧作品展等多项主题活动将随之展开。汇聚了众多艺术大师的八项主题活动将让本届艺术节高潮迭起,吸引更多人关注艺术、喜欢艺术。 2011年11月9日,第六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国粹苑艺术品交易中心分会场举办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幕仪式,文博会这项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大型国际文化经贸交流盛会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据悉,作为第六届文博会的分会场,自11月2日起,第六届北京文博会国粹苑艺术品交易中心分会场已启动系列展览,其中由文化部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的“中巴建交60周年巴基斯坦文化展”,展出中巴建交60年来的珍贵图片、艺术品及工艺品共计150余件,促进中巴两国文化交流、密切两国友好合作;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实施人文北京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今中国近、现代艺术品投资将迎来“亿元时代”,当代雕塑、装置艺术品投资在国际艺术投资界、尤其在中国,正在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蓝筹股”。为实现艺术价值在资本市场得到最大化的释放,领跑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国粹苑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共同在北京国粹苑成立“中国雕塑交易中心”。
在开幕式当天,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雅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文化创意企业,在国粹苑中央展馆四层举办签约仪式,签订了信贷支持协议,签约项目共计16个,签约金额总计85.07亿元。 2012年10月,在江西南昌举办的 “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十三届工美大师展)成功落下帷幕。国粹苑组织代表性名家名企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大师展暨儒仕儒家·百花杯评奖活动”载誉归来。国粹苑代表商户儒士儒家国粹艺术馆的红木家具《荷花十件套》在此次博览会中荣获了红木家具类金奖;钟粹雅阁《禅宗始祖》获玉雕类金奖;茅台白金酒文化概念馆《国色天香》获优秀奖……共获得金、银、铜、优秀奖9大奖项,国粹苑的骄人成绩星光熠熠绽放在展会的每一个角落,不愧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评会是行业内最权威的盛会,本次博览会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艺美术协会协办。同期还举办了由儒仕儒家·国粹艺术馆独家冠名的2012“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活动。儒士儒家·国粹艺术馆意在通过大师展这一优秀平台,更好展示品牌理念、运作模式,与艺术家、艺术机构沟通、交流、互动。博览会的展品琳琅满目,覆盖了全部工艺美术类别,有上千种品类,数万件产品。同时,本届展会将继续开辟“象牙传统技艺保护成果”、“工艺美术行业中青年人才作品”、“特色区域”等专项展区。
在当今的艺术市场上,中国藏家正在震惊世界。 去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斥1.73亿购得毕加索《两个小孩》(Claude
et
Paloma)成为年度事件;今年,国际国内各大拍场的春拍也场面火爆,中国藏家或高调或低调地将一个个天价艺术品收入囊中。5月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中国买家占据了客户群体的主要部分,受到超过国际买家的贵宾待遇。
与出手豪迈的高端艺术收藏家相对应的是,年轻的中小艺术收藏和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加入艺术收藏的行列。他们也许不具备传统藏家收藏经典大作的经济实力,但品味更加多元化,更加关注当代艺术与个人之间的联系与共鸣。而新兴藏家的出现,也伴随并带动了小型艺术交易平台的兴起和发展。
北京“80后”吴洋是较早进入中小型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藏家。她从2002年起开始收藏艺术品,到目前为止已经收藏了超过100幅画作,其中有60余件是来自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当代作品,她的身上也体现出了年轻藏家的一些特点。收藏品位方面,因为大学就读设计专业,吴洋有一定的艺术基础,喜欢收藏与她能产生情感共鸣的生于1980年后的艺术家作品,“因为生长的环境和时代是一样的”,吴洋说。从购买力角度来说,吴洋是文化产业从业者,她的收藏大多在五万元以下,一开始则是从几千元一幅的画作入手,随着近几年收入的增长,现在她每年会有10到15万元的固定艺术品投资预算。收藏渠道方面,吴洋长期关注艺术家动态和信息,总会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寻找作品。
像吴洋这样的年轻藏家让一些人看到了中国中小型艺术收藏与投资的巨大潜力和目前的市场空缺,“SURGE
Art艺起”艺术节的创办人彭乐天(Tom Pattinson)就是其中一位:他打造的艺术品展示与售卖平台正迎合了年轻藏家的特点和需求。
“SURGE Art 艺起”原名为“买得起艺术节”(Affordable Art
China),从2006年至今已经在北京举办到了第九届。该艺术节主打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平价”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主办方将所有参展作品价格限定在3万元人民币以内,并且不同于一般画廊,这里的作品都“明码实价”,可以在展览上直接购买。
彭乐天来自英国,他在采访中谈及举办艺术节的理由,称其实源于“私心”:2005年他来北京工作时正值中国当代艺术价格上涨的时期,热爱艺术的他很希望能买到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却发现大多成熟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已经很高,而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却因为没有名气找不到画廊代理,于是决定搭建一个连接工薪藏家与新锐艺术家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买得起的艺术”这个概念在世界上已有多年历史,有很多机构举办类似“平价”艺术品展卖。比如1999年首次举办于英国伦敦的“买的起的艺术展”(Affordable
Art Fair,
AAF)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展卖组织,向大众普及艺术并推荐和出售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如今已经在纽约、西雅图、米兰、汉堡、香港等多个城市定期举办。而该种展览售卖形式也逐渐受到了中国市场的认可并起到了培养买家的作用,吴洋已经连续四年在“艺起”艺术节上有所斩获,她认为“艺起”从作品选择到价格区间都符合自己的收藏定位。
这种定位也吸引了艺术品收藏业内更多的参与者。比如创办于北京的中国当代艺术杂志《Hi艺术》旗下的在线平台“Hi小店”,推荐45岁以下年轻艺术家的十万元以下原创作品,一些新兴艺术家从这里起步,再逐渐走上拍场。北京藏家徐宁仪介绍,他最近入手了出生于1982年的艺术家王濛莎的作品,而她的作品此前就在Hi小店售卖,今年一件作品在5月16日北京诚轩拍卖公司的春拍上以17250元成交。此外,如保利、嘉德等中国大型拍卖公司,如今也经常推出学院专场,拍卖艺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较低的起价同样能让藏家收到一些具有艺术和市场潜力的作品。
如“艺起”艺术节,“Hi小店”和小型拍卖这样不同形式的艺术品小交易平台对入门级藏家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们搭建起了藏家与艺术家联系的渠道,将不知名的艺术家以直观的方式推荐给藏家。吴洋介绍到,在逛展的时候,她会把自己喜欢的作品的创作者记录下来,再去网上查他们的资料。如果非常中意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她会直接在网上联系购画,这样也能收到一些参展作品之外的作品。对于中低端收藏,直接找艺术家拿画也是徐宁仪推荐的方式:“因为能省去很多中间环节。”
其次,这些小交易平台虽然面向中小投资者,但在作品选取上也强调专业性。比如“艺起”艺术节在筛选参展作品时成立了一个严格的评审委员会,评委包括艺术家方立均、刘小东、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等,在综合考虑艺术家功底、作品原创性、教育背景、办展经历等因素后,“只有5%的申请作品能够最终入选参加艺术节,”彭乐天称。
最后,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艺术品售卖,这些小交易平台都起到了一定教育市场的作用。由于价格比较“亲民”,很多潜在收藏者都是抱着“好奇”的态度走进展厅、拍场或者点开页面浏览作品。2013年的“艺起”艺术节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举办,彭乐天介绍,一些买家甚至并不是专程去看展览,而是在附近商圈购物,在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品又消费得起时便出手购买,而这些人在以后很可能成为艺术品消费者。
虽然中低端价位的新兴艺术家作品起价不高,但同样具有升值前景,兼具艺术性与投资性的作品值得入手。吴洋介绍,她不以投资为第一目标,但会持续关注已购作品艺术家的创作,“基本每个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都有一倍以上的上涨,有的上涨了三倍。”吴洋从三年前开始关注一位1982年出生的画家董鹤,陆续收藏了十几幅他的画作,今年逛“艺术北京”展览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已经有超过三家画廊开始代理董鹤的作品,价格也上涨了很多。艺术品投资顾问王从卉在5月初于“艺起”艺术节上举办的投资讲座中介绍,艺术品投资和其他投资方式一样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升值作品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比如作品是否是当下比较热门的形式,艺术家被什么样的画廊代理、参加过什么展览,是否处于艺术界比较核心的圈子等。藏家徐宁仪举例到,比如现在热门的“80后”画家郝量就师承当代水墨名家徐累,“老师的地位已经有了,学生自然容易出来一些。”
提到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最热门的门类,“当代水墨”成为了投资顾问和藏家一致的答案,一批“70后”、“80后”的当代水墨艺术家不断涌现。比如前文提到的郝量,根据雅昌艺术的数据统计,2011年至今他共有九幅作品上拍且全部成交。去年10月,郝量2011年创作的《寒林独立》在香港苏富比以256万港元成交,位列其个人拍卖榜首,高于最高估价六倍。此外,他今年在保利香港以195.5万港元拍出的《幽暗》,曾经在2011年11月在天成国际以17.7万港元成交,不足三年的时间,涨幅超十倍。而在一级市场上,他的作品均价在4万至5万元一平尺,较为正常,因此同类型的艺术家值得年轻藏家关注。
面对巨大却并不仍成熟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彭乐天称自己并不担心,因为在他看来,高端市场已经相对饱和稳定,甚至可能放缓,而自己从事的中低端艺术收藏领域才刚刚开始增长。“当人们谈起艺术市场,他们可能说的是最顶尖的5%,但我们谈的是一个更有潜力的市场。”彭乐天说,根据艺术市场数据研究公司Artprice的统计,在中国以外特别是西方市场上,一大部分出售的艺术品价格都低于5000美元,而在中国,低价位艺术品的成交量仍然不大,“所以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是,去买那些买的起的作品、新兴作品的人会越来越多。”
彭乐天说。
吴洋说,十几年前自己刚开始关注艺术收藏的时候,完全是“孤军奋战”,但现在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对收藏发生了兴趣,也有人一开始出于直观的需求,比如装修新房或者布置店铺而走上购买艺术品的道路。而彭乐天说,虽然近五年来艺起的买家已经从起初的外国人和中国富人逐渐向二三十岁的年轻中产阶级过渡,但针对艺术收藏者有关收藏技巧和艺术背景的“教育市场”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你需要解释给他们,5000块可以买一个iPhone,一双鞋子,一套西服,”彭乐天说,“但是也可以买一件会终生存在的、能带来回忆与情感回应的作品。”
不是的,它是属于国际行的。
1、达·芬奇国际青少年艺术大赛由意大利米兰市政府、意大利米兰市政府文化局、意大利米兰市政府外事局支持;意大利列奥纳多·达·芬奇艺术基金会主办;由米兰大皇宫博物馆、米兰斯福尔扎城堡博物馆、列奥纳多·达·芬奇国家科技博物馆、伍佰艺美术馆、夸父逐日艺术馆、国际和平艺术节组委会、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组委会、北京逐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卓仁艺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中艺汇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2、达·芬奇国际青少年艺术大赛将邀请来自世界著名美术院校的教授和艺术家担任评委。旨在保障大赛评判结果客观公正的前提下,搭建国际艺术交流的桥梁。
文章到此为止,希望米兰国际艺术节和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的信息对您有所启发!